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春耕在即,副校长刘登魁带队赴岳阳市指导春耕生产

2025-02-18  科技处  资涛  访问量:

“雨水”节气将至,广袤的田野上,一幅春管春耕”的春色画卷正徐徐展开。2月15-16日,湖南省水稻专家组成员、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正高级农艺师刘登魁带领我校水稻专家团队成员张瑞成、资涛赴平江县、汨罗市、岳阳楼区、云溪区、华容县、湘阴县“头雁”学员基地调研指导春耕生产。

15日上午,刘登魁一行来到平江县三阳乡,种植大户李直东、佘智军向刘登魁详细介绍了种植的4000亩水稻基本情况和收益状况,在听取他们的介绍后,刘登魁就种植结构、种植品种、如何降低种植成本方面给予了指导,并叮嘱种粮大户,规模种植一定要算总账、算效益,年年都要总结,这样种田效益才能逐年提高。



离开平江县,刘登魁一行分别走访了汨罗市白水镇许海良、古培镇易向波、营田镇徐志三位种粮大户。在许海良的基地里,刘登魁查看了正在抽薹现蕾的千亩油菜长势,听取了许海良的介绍:“今年预计水稻种植面积3000余亩,计划再生稻、双季稻、一季稻+油菜各1000亩左右”,刘登魁充分肯定了其种植结构,并就再生稻种植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听到易向波今年将种植再生稻800亩,刘登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嘱咐到:“再生稻头季一定要注意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的危害,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徐志的虾稻基地,得知徐志想要做生态大米和扩大规模的意向,刘登魁结合当地实际介绍了相关优质稻品种,并指出扩大规模需要综合衡量,谨慎投资,做到轻资产运行。傍晚时分,刘登魁一行来到了岳阳楼区康王乡种植大户任述友的基地,任述友向刘登魁介绍了基本情况,并告知他是由养殖业转为种植业,面对疑惑满满的他,刘登魁给他分析了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告知要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要做好种植结构规划、掌握种植技术。







16日上午,刘登魁一行来到云溪区段智威的基地,段智威向刘登魁提出了种植过程中的镉超标问题,刘登魁向其介绍了低镉品种和种植方法以及采取淹水的农技措施来减少水稻镉的吸收。离开云溪区后,一行来到了华容县章华镇高国华、严凯丽两位学员的基地,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刘登魁与两位学员分析了如何提升种粮效益、传授了再生稻种植的关键技术。





16日下午,刘登魁一行来到了湘阴县罗勇学员基地,罗勇向刘登魁介绍了自己创业的经历和公司的主营业务,带领参观了公司的育秧大棚、稻谷烘干设备和稻米加工厂。罗勇北大毕业后一直专注于互联网+水稻种植产业,现已流转土地6100余亩,全力打造水稻全产业链的示范、加工、服务和销售基地。针对罗勇2025年意向种植2000亩的再生稻,刘登魁从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田间管理等方面与罗勇进行了深度沟通,并决定在罗勇基地开展“早高晚混双季稻新模式千亩示范”,并共同探讨了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两天的实地调研春耕指导,刘登魁带领我校水稻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方施药”,用“技”确保水稻稳产丰收,用“技”实现农户稳步增收,深受农户欢迎。我校承担浙大—湖南“头雁”项目三年来,每年指导学员上百人,解决“头雁”学员在产业发展中实际问题几百个,为湖南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我校水稻专家团队将继续探索开展形式多样、更接地气、更有实效的农业技术指导活动,大力推进农技下乡,用实际行动助力学校“新双高”建设,为农业生产、乡村振兴贡献“生机”力量。






( 编辑:资涛 审核:资涛 何君 邓建平)